影响奶牛场环境的自然因素
pokerstars亚洲版环宇畜牧通过实验研究得出结论:影响奶牛场的环境因素主要为奶牛场所处位置的自然环境,如:温度、湿度、气流、光照、地形、地势、噪声等。 在湿热的环境下,奶牛机体散热会受阻,易出现热射病,也适于寄生虫繁殖。 在湿冷有风的环境下,奶牛机体散热增加,机体感到过冷,会引发感冒或风湿性疾患,饲料消耗增大。 在湿冷无风的空气环境中,空气潮湿污浊,机体散热大,热代谢失调,会引起感冒或幼畜的非细菌性腹泻。 在干冷风的环境下,低温的强刺激会破坏奶牛机体的热平衡,使体况恶化,甚至引起疾病和死亡。
-
奶牛场大环境的影响因素-温度
温度
在温度处于5℃~22℃的环境下,是奶牛感觉比较舒适的环境温度。其中,在10℃时,奶牛维持正常生理及产27kg奶需要摄入的饲料干物质消耗量和饮水量将处于比较理想的水平。而在此温度范围之外则有可能引起热应激或者冷应激,机体散热受阻时容易出现热射病,增加寄生虫繁殖概率,将会造成饲料消耗增加和产奶量下降,甚至牛只死亡。
产奶量-温度关系表
不同温度与10℃时的干物质需要量对比
-
奶牛场大环境-湿度
湿度
奶牛的热/冷应激不只是与温度有关,同时与湿度也有密切的关系,在冬季当牛舍的湿度较高时,会造成低温高湿,从而引起奶牛更强烈的冷应激。在夏季当牛舍湿度较高时会造成高温高湿,从而引起更强烈的热应激。牛舍湿度较高还会促进细菌和疾病在牛群更快速的蔓延和传播,潮湿还会加快设施设备的老化,致使设备在使用2~3年内就会出现生锈情况,使浑浊气体滞留积聚在地面,增强牛只患病风险。
奶牛温湿度指数(THI)表
-
奶牛场大环境-空气光照、地形风向
空气质量
由于奶牛的呼吸、排泄、生产中有机物分解等的影响,牛舍内空气成分变化较大,有害气体浓度也较大,有害气体首先表现为舍内NH3与H₂S含量大幅度增加,其次为CO2、NH3、CH4、H2S、粪臭素和吲哚含量增加,空气中氧含量下降,对畜禽生产危害极大,甚至造成慢性中毒或急性中毒。
光照
光照良好的奶牛场将会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、舒适度和安全性。此外,奶牛对光照度比较敏感,是以白天为主的节律性动物。夏季是奶牛泌乳的最佳季节(16小时白天,至少6小时不被打扰的黑夜),这种环境会刺激泌乳,奶牛也感觉更舒适,可以提高10%的牛奶产量。另外,良好的光照会促使奶牛更容易发情。
噪声
奶牛场周围的噪声也会对奶牛的健康与产奶量造成影响。研究指出,110—115dB的噪声会使奶牛产奶量下降30%以上,突然而来的噪声,会使奶牛一次挤奶量减少,正在挤奶的牛如果收到突如其来的噪声影响,会停止泌乳。
气流
气流影响奶牛的体热调节,对牛体非蒸发散热和蒸发散热、产奶等都有很大影响。在低温潮湿条件下,风速增大,有可能会冻伤动物,如高温环境中,增大风速,可提高奶牛产奶量。 且对不同种类的牛产生的影响均不同。因此,奶牛场所处于环境的风向、风速对于牛舍内部环境影响至关重要,应根据奶牛舍标准通风量的要求,适时地通过设施设备调控牛舍内部风速变化以适应牛群需要。
地形、地势
中国的地势、地形比较复杂,在牛场环境的构建上也应当充分考虑牛场所在地的地形、地势特点,从而进行科学、合理的设计奶牛场的生产区、生活办公区、饲料区、粪污处理区及给排水的整体布局,可以降低土方量,提高土地利用率,保证后期运行顺畅;另外,也便于进一步做牛舍内环境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布局。
pokerstars亚洲版网站
Copyright © 2020 pokerstars亚洲版 All Rights Reserved. 地址: 北京市海淀区丰慧中路七号新材料创业大厦7层
ICP备案号:京ICP备05052090号-1 京公网安备:11010802018253号